【基本情况】
安平镇位于涟源市西北部,距涟源市区17公里,距207国道6公里。北邻新化县、古塘乡,南接蓝田办事处,西连六亩塘,东邻湄江、龙塘二镇。全镇总面积90.8平方公里,辖53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4.96万人。1995年由原安平镇、岛石乡、四古乡合并而成。原大型国营军工厂湘中机械厂就位于现镇政府所在地。这里商贾活跃,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民风淳朴,素有“湘中明珠”之美誉。
安平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是省内有名的“煤乡”和“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锰、石膏、硅石、石灰石等10余种,特别是煤储量大,分布广,质量高,初步查明储量达1亿余吨。旅游资源丰富,月光崖十里峭壁,鬼斧神工,麻溪洞清泉淙淙,别有洞天。优美的景观,神奇的地貌,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指导思想】
2012年,安平镇将继续高举科学发展旗帜,紧紧围绕“一二三工程”战略思路,即始终坚持安全生产为中心不动摇,紧紧抓住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不放松,进一步加大改善和创新改善民生的力度和方法,进一步加大财源建设、优化财政支出,进一步加大班子建设的力度。突出“工业强镇、农业辅镇、环境塑镇、和谐兴镇”发展战略,以打造“平安安平、幸福安平、魅力安平、和谐安平”为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力争各项工作创全市先进。
【国民经济】
2011年安平镇共实现生产总值9.4亿元,同比增长8%,其中工业总产值8.15亿元,农业总产值1.25亿元;完成财政收入3573.7万元,同比增长31%,其中:国、地税完成795.6万元,同比增长15.1%,完成煤炭税费征收52.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23 元,同比增长10%。
【工业发展】
煤炭产业是安平镇的支柱产业,2011年全镇有煤矿16家,采石场2家,砖厂6家。安全生产作为该镇的中心工作,该镇以“安全生产年”为主线,从上至下牢固树立 “安全第一,安全优先”的工作理念,坚持“巩固、落实、提高”的工作思路,煤矿企业以“瓦斯治理和隐患闭合管理”为重点,不断规范和完善“两个四位一体”防突措施,对全镇16对煤矿全部安装瓦斯抽放系统,大力开展瓦斯发电,深入推进“三化”建设,安全生产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全镇取得了三年以来无较大及以上事故,一般事故逐年减少的大好成绩,力达煤矿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级瓦斯治理先进单位,2011年列入全国瓦斯治理示范矿井,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矿井。
【农业生产】
全镇共有水田18456.56亩,旱土12956.92亩,山林面积59000亩,小Ⅰ型水库2座,小Ⅱ型水库5座。近年来,安平镇夯实农业基础,优化产业结构,大兴科技兴农战略,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养殖业迅速发展,全镇养殖专业户44个,逐渐形成了一条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大量鸡、羊、瘦肉型猪及其加工产品因物美价廉而远销省内外;南部山区“万亩油茶林种植基地”和北部山区“千亩药材种植基地”以她娇艳欲滴的姿态预示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辉煌的未来;唐家特色水果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2011年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8 家。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享堂、麻溪洞水库两个大型集中供水工程和枳木等小型饮水工程,“安全饮水工程”主体任务圆满完成;清淤山塘300口,修建渠道18公里,完成万米引水渠道的清淤改造;除险加固六十亭、路馆等病险水库,其中六十亭水库工程入围省级水利示范工程“芙蓉”杯。
【社会维稳】
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畅通群众信访和民意诉求渠道,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确保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形成了“大政法、大综治、大维稳”局面。2011年全镇共接访100余批次,受理来信来访70批次,办结40余批次,共接待来访群众400余人次,出警226起,破获刑事案件36起,查处行政案件57起,利用夜间巡逻及专项整治行动,成功地了打击辖区内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地维护了社会治安环境。
【计划生育】
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方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目标管理体系。坚持“保类进位”,以构建经常性工作机制为重点,推广“温馨计生”,着力提高村计生专干服务水平和计生工作真实水平,2011年全镇共落实手术 566 例,其中结扎 199 例,上环285 例,流引产76例,社会抚养费征收121万元,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0.37 %,出生率控制在11.5 ‰内。
【社会保障】
积极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生保障制度。以“老有所养”目标,完成了安平敬老院改扩建;严格落实社会救助机制,今年全镇审批低保982户2132人,发放临时救助9.8万元;危房改造对象90户,共补助资金69.92万元;坚持“访贫问苦”共发放慰问金20.3万元;加大就业扶助力度,全镇新增就业人数843人;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5%,农村五保住院费用实行全免;发放家电补贴300余万元,粮食直补1051.5万元;坚持重教兴镇方针,岛石、石等、青山三所小学成功改扩建;坚持“培兰助学”,奖学助学人数、金额逐年增加,培兰助学2011年共奖学助学108人,发放资金14.4万元,通过一系列举措,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新农村建设】
完善小城镇建设,投入300万元亮化城区街道、完善排水设施、疏通清理淤积河道,建设了两座绿化休闲娱乐广场,目前,我镇城区面积已有342公顷,总人口1.5万人,城区内学校、医院、商场、文化娱乐、健身休闲场所一应俱全,设施精良,逐渐形成为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心枢扭;市、乡公路四通八达,以“珠古”“猫桐”“双四”等公路为主干的“一纵三弧”交通体系基本建成,2011年该镇共完成公路硬化9.1公里,基本实现了公路村村通;推进文化下乡,新建青山等21家农家书屋,丰富群众知识;引导建立了水平、白毛、享堂、晚房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水平村作为娄底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试点村、文明建设试点村和科普示范村,预示着安平迈向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将更加坚定!
【2012年十大实事】
一是安平110千伏变电站前期建设;
二是安平管理区及计生服务所办公楼建设;
三是镇垃圾填埋场及村级垃圾池建设;
四是城区及主要地段河道清淤工作;
五是全力争取二广高速在安平地段设立互通项目,完善乡村公路危险地段交通标识工作;
六是完成白毛、青山、桐庙、新万、马方口、枳木、梅塘小农水项目建设和相关农业开发项目;
七是启动安平中心学校标准化建设;
八是全力争取进入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及全省地质灾害重点乡镇项目笼子;
九是成立2个煤业集团公司;
十是完成全镇数字电视平移项目。
安平,一个吉祥如意的名字,一块美丽富饶的宝地,一颗璀灿的湘中明珠,她正敞开美丽而博大的胸怀,笑迎四面来客,喜接八方嘉宾。
作者:涟源新闻网
编辑: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