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桥头河镇

作者:涟源新闻网 编辑:石成 2012-07-27 09:30:14
—分享—

  【政区概况】桥头河镇位于东经111°46′22″至111°55′37″,北纬27°44′24″至27°53′40″,地处涟源市东北部。总面积132.5平方公里,陆地124.6平方公里,水域7.9平方公里;总人口12.6万人,城镇常住人口4万人,城镇化率32%;分4个管区,辖83个村、4个社区,共计831村民小组,平均每平方公里841人。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9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20元。

  【政区沿革】桥头河古称有丰乐、桥市、桥头市,清乾隆年间称桥头河。1958年8月设桥头河公社,1961年设桥头河镇,1968年桥头河镇并入桥头河公社,1972年恢复桥头河镇,1984年8月桥头河镇与桥头河公社合并为桥头河镇,1995年1月撤区并镇与桂花、株木、石狗乡合并,沿用至今。

  【政区划分】2011年末辖4个社区、83个行政村。

  【自然条件】境内大部为丘岗平区,地势南北略高,西部较高,向东逐渐下降;平均海拔260米,最高点仙女寨海拔593.4米,最低点井塘村,海拔105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土壤中富含稀有矿物质硒,特别适合蔬菜及水果生长。有大小河流19条,以涟水、湄水河为主。主要矿藏资源有煤、铁、硅、石灰石、页岩气等。已探明近期煤炭储量6000万吨以上,远景储量1.1亿吨以上;页岩气初步探明储量200亿立方米以上。

  【经济发展】工业以铸造、机械加工、电子、蔬菜加工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5.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00万元。规模以上企业有三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肖老爷食品有限公司、地方电力公司、鼎盛工贸有限公司等。农业以水稻、蔬菜种植为主,全镇有耕地72666亩,其中水田45226.8亩,旱地27439.2亩,人均耕地0.6亩,2011年农业产值10.5亿元。粮食作物总产63100.4吨,油料作物总产2416.7吨,蔬菜总产54992.3吨。出栏肉猪11.97万头、肉牛6162头、肉羊7945头,出售家禽65.3万羽。淡水养殖面积4437亩,总产2102吨。林业面积4.8万亩,其中水果种植面积200亩。自古商业繁荣,素有“小南京”之称,商业网点1500余个,职员3265人;商品零售总额1.6亿元。财政总收入2976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29.4万元。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共计4.3亿元,各类贷款余额共计1.5亿元。

  【小城镇建设】城区规划面积3.4平方公里,已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4万人。有桥东路、桥西路、桥南路、方兴路、中铺街、塘坳街、新铺街、石湾街等公路纵横交错;有发往长沙、娄底、涟源及湄江、七星街、渡头塘等乡镇和全镇各村的客运发车点8个,和一个城区公交汽车站,日发运班次超过300余次,日客流量近7000人;有35千伏变电站(所)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2.6兆伏安;有日产1万吨的自来水厂,可供城区居民及附近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用水;邮政、电信、移动、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机构一应俱全;涟源四中、桥头河中心学校环境优雅、学风淳朴、底蕴深厚;傍湄水而建的方兴小区与正在施工建设的煤矿棚户区进一步提高城镇品位,着力打造一个宜居宜商的现代化小城镇。

  【名胜古迹】桥头河是一方美丽神奇的土地,锦秀田园,气候宜人,钟灵毓秀。四面群山怀抱,蜿蜒清秀的湄水河似一条蓝色的玉腰带缠绕其间。秀山丽水,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小家碧玉”似的美妙姿容,使身临其境的人们,怡怡自乐,尽情领略她的神韵,她的姿容,她的灵气,她的古朴。曾任清朝两江总督的陶澍,面对桥头河迷人的风光景色,情不自禁的写下《桥市泛舟》,吟唱出心底由衷的感叹:“明朝处处启云关,放舸清涟第几湾。十里好峄莺馆静,半江新水鸭栏闲。堤杨带雨枝全绿,林笋经风箨已斑。自笑桑前三宿恋,推篷时望过来山。”这就是桥头河八大景点的真实写照。八景为“凤岭晨曦、芦茅山水、十里画廊、石桥长廊、利涉古桥、行宫香火、云塔雄姿、轻舟荡月”。

作者:涟源新闻网

编辑:石成

阅读下一篇

返回涟源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