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记涟源市首届“十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七星街镇实竹村支部书记李康阶
实竹村位于七星街镇南部,共1668人,辖19个村民小组,居住极其分散,上垅下坳,前冲后塘,地形比较复杂,都是高高低低的黄土丘,这里没有像样的山林,土地贫瘠,没有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最贫困的地方,谚语 “有女莫嫁实竹山,麦杆子当栗柴”是对昔日实竹村贫穷落后的真实写照。2008年前,不富裕的实竹村社会矛盾突出,经常出现群访事件、刑事案件不断,镇领导对此很伤脑筋。要改变实竹村的落后现状,村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选举一个坚强有力的村支两委领导班子,一个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人,实竹的发展才有希望。
2008年村领导班子的换届选举,没有提名为候选人的正在外省承包工程的李康阶竟然高票当选,这真正体现了实竹村村民的民主与愿望,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
李康阶,男,1959年12月出生,汉族,200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担任村主任,2010年任实竹村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个村级父母官,李康阶同志时时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上任以来,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主动从群众最盼、最愿、最难的事情做起。以民为本、无私奉献、恪尽职守,自我加压,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干群一心,共谋发展,实现了实竹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他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工作中开拓创新,关心群众,受到了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成为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心骨,群众的贴心人。2012年荣获了涟源市基层先进党支部;2008年—2012年连续被评为七星街镇优秀共产党员。
实干兴业,带领村民致富
当李康阶真正了解到村里的经济情况,立时感到心凉了一半,没有村企业,村里历年欠款达数十万元,村里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全是土基泥路,一到下雨,黄泥如胶,又滑又淤,荒山秃岭,茅草连片,村民大多数习惯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收入低微,面对此情此景,李康阶想要改变这个状况,不下猛药不行,李康阶与新的村支两委班子制订一个三年发展规划,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拉开了创业发展的序幕。
从2008年12月起,开垦了万步垴荒山、凡原坨荒山,共种植油茶林300多亩,将700多亩旱土改播栽种了经果林,开垦为种植基地,现已成林投产。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硬化村级环形公路7.7公里,实现全村19个小组组组通水泥公路。新建了村级办公楼,彻底结束“办公知青楼,开会关帝庙”的历史。一幢投资28万元的办公楼凝聚了村支两委干部无私奉献的汗水。同时,水利建设得到了切实加强。2009年—2010年村里争取了上级资金,山塘清淤9口,维修水库2个,修建标准水渠1800米,修建水坝2座。
这些,村民看得见,摸得着,人人喜笑颜开,都夸李康阶是个实实在在带领大家干事的好支书。
热血丹心,抱病抗旱
2013年入夏后,实竹村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灾,连续一个多月烈日酷暑使池塘龟裂,水库见底,仅有一条小河也断流干涸。正在禾苗吐穗扬花之时无水浇灌,村民如火燎蜂房,李康阶更是心急如焚,立马召开村支委会研究抗旱方略,组织村民千方百计全力抗旱。他走访了有经验的老农,采取在小河内淘沙凼的办法,缓减旱情。但老天无情,旱情还在继续,沙凼水保苗难以为继,本村找水源无望时,李康阶想到只能求助相邻的檀山村,他多次请求镇党委政府出面协调,反复做工作,得到了檀山村的理解和支持,水源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李康阶与村支两委一班人带领村民疏通水渠,经过几天几晚的努力,终于把3里外的河水引入实竹农田,禾苗得救了。可是原本疾病附身的李康阶因带病坚持工作,劳累过度,病在工作岗位上,当村民看望他时,他欣慰地说:“只要保住了禾苗,我瘦几斤肉,值。”简短的一句话,折射出了李康阶高尚的情怀。
作风民主,廉洁自律
李康阶上任前,实竹村村务混乱,个别人利用职务之便,巧立名目,中饱私囊,村民意见很大。李康阶上任后想要改变这个局面,必须从自身做起,必须有一个坚强有力、公正负责真正为村民服务的领导班子。村支两委规定“不拿群众一分一厘,要尽心尽力为民办实事”、“坚持每日值班,大事小事都要登记造册,一一落实”、“走村串户了解灾情,不隐不瞒,及时上报,积极解决”,财务公开,公正透明,做到一月一小结,一年一大结,有一本村民满意的帐,放心的帐。几年来,在他的眼里,金钱可以花,但每一分钱都要要花在刀刃上,只要是为村民办事花钱就值,他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利谋取私利。李康阶从严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办事公道,深得村民爱戴和信任。
为官一任,兴教一方
李康阶不仅是经营管理的内行,兴办教育也是一把好手。他深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前些年学校撤点并校,我村一所唯一的完全小学被撤并,这一下可苦坏了这些读书郎,他们小的6、7岁,大的十多岁,每天不得不背着沉重的书包到离家四五里远的联校去读书,不管严寒酷暑,风雨交加,艰难地往返家庭、学校两点之间,真叫父母担忧,孩子艰难。李康阶同志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他认为像这样的大村一定要有一所村办小学。有了想法,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原来的教学楼已成危楼,必须修整,他上下通融,筹资筹劳,把原有的教学楼该拆的拆,该改的改,该修的修,历时数月,有8个教室,6间教师住房的教学楼巍然矗立在实竹村的中央,学校自来水等一应俱全,而且还增设了一标准食堂,供学生中午用餐,今日实竹小学已是孩子们愉快学习的天堂。
李康阶从2008年回乡历任村主任、村支部书记6年来,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为村民,虽然失去了承包工程的丰厚经济收入,却赢得了村民的爱戴,上级的认可,迎来了鲜花和掌声。如今,他正以百倍的努力,为把实竹村打造成一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而忘我地工作着,一步一个脚印地书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美好人生。
来源:市委组织部
编辑: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