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根据涟源市城市总体规划,涟源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以“一环、两水、四廊、八园”为绿地结构。洪水岭公园作为“八园”之一,拟建为市区南部最重要、市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园。目前我市公园量少质低,与城市化进程极不匹配,影响城市品位的提升,也无法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推进洪水岭公园建设是城市发展所需。另外,我市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及园林景观设施均处于较低水平,远落后于省级园林城市标准,今年我市已启动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加快推进洪水岭生态公园建设更是形势所迫。
建设内容及规模:根据《涟源市洪水岭公园总规调整及景点修建性详细规划》,洪水岭公园规划用地位于涟源市蓝田办事处城郊、涟源火车站南侧,东北两侧临湘黔铁路,西至温田村以西,东抵娄新高速,总面积约4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景区面积3.16平方公里。
洪水岭公园设计定位为城市郊野公园,以“欢乐山野,人文自然”为规划主题,保留天然质朴的乡土环境和多样性植物品种,建立生态园林景观,在突出“野趣”的同时,强调人文气息及人性化设计,使公园真正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后花园。公园以涟源市城市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承载游客的游憩、休闲、餐饮、娱乐和购物等功能。
根据“因地制宜为纲、景观文化为本”的总体原则,以园区重要干道为依托,轴线发展,形成“两轴九区十一景点”的规划格局。两轴分别为景观主轴和景观次轴。景观主轴贯穿公园的北入口和东入口,各主要景点分布在景观主轴两侧,轴线串连发展,主要由入口景观区、佛教文化区、休闲垂钓区和农田景观区组成;景观次轴沿国道方向布置,自东向西贯穿全园,主要包括:滨水休闲区、工业展示区、旅游商贸区、郊野探趣区和村落保护区。十一景点分别是指药王禅境、高松长歌、古俗淳风、著雨和烟、舞渔弄影、千畦晓烟、渡水寻芳、法华妙音、古驿道等。
洪水岭公园规划年限为2012-2020年,分三期规划。一期规划为洪水岭北部区域,建设用地534681平方米,它既靠近市区,同时又位于火车站附近,人流量大,使用频率高,交通方便。该区域的设计建设目标以休闲游乐为主,设置游路、亭、廊、花架,供市民假日游玩。二期规划建设用地663647平方米,公园开发向东南扩展,至S210省道沿线。包括S210道路周边景观,沿线民宅拆改造,农田景观保护改造和东入口景观建设。三期规划用地1970152平方米,位于深山之中,可达性有一定难度。因此作为公园后期建设。项目主要有爬山探险以及野营烧烤活动,无需过多的人工雕饰,只需进行登山步道及安全、环保、环卫设施的适度建设。
总投资:50000万元。其中一期工程2亿元、二期工程2.5亿元、三期工程0.5亿元。
效益评估:项目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前期工作:目前,洪水岭公园总体规划及景点修建性详细规划已编制完成,环评、可研等前期准备工作已启动,初步具备了项目建设的条件。
招商方式:按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合作、独资均可。
联系单位:涟源市城管执法局
联系人:梁济高
联系电话:13973831321
编辑: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