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19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文章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要不负人民重托、无愧历史选择,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蓬勃力量。
要牢记奋斗历史,自觉扛使命。历经艰辛抗争,走过辉煌历程。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在山河破碎、烽烟四起之时应运而生,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命运。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幅充满辉煌与艰辛、胜利与曲折的“命运”画卷。“勿忘历史,方得前程”。这幅画卷我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都要去主动欣赏、主动学习、主动为能够在上面描绘一笔而不懈奋斗。
新时代,新征程,全体党员干部必须牢记历史与使命,时刻不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难困苦,切实记取“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的历史警训。牢记历史,我们方能知晓我们为何能够成功;牢记历史,我们才能把握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牢记历史,我们才能让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继续闪耀生辉,绵延不断。
要常怀忧患意识,科学谋发展。我们党于内忧外患中诞生,在挫折磨难中成长,在改革实践中壮大,一路走来,我们党始终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是一个百年大党深深的历史自觉。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朝代更迭无数,最长不过周朝八百年,短的如秦朝十五年,其他小朝代昙花一现、朝生暮死者不计其数。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我们唯有居安思危,常怀忧患意识,才能走得长远。如果不自省、不警惕、不努力,沉浸于我们现在取得的成绩之中,那么,再强大的政权都可能走到末路。安平镇刘令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风险挑战并存,在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的世界中谋发展,只有在“山雨欲来”前未雨绸缪,在“风起青萍”时见微知著,做到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在抗击大风险中创造大机遇,始终牢牢把握发展主动,不断创造发展奇迹,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勇于自我革命,奋斗筑未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坚持自我革命”,这是我们党基于百年奋斗得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基于我们新中国几十年改革发展得出的宝贵经验,更是基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王朝更迭的历史规律得出的宝贵经验。古代专制王朝何以每到中后期时常朝政腐朽,人心不聚,不是亡于外患,就是亡于内乱。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自我革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所以巍峨大唐一遇“安史之乱”而盛世不再,繁华宋朝一遇“靖康之耻”而偏安一隅,“天朝”大清一遇“鸦片战争”而备受欺侮。国家的制度腐朽了、组织框架快塌了,却不知道自我革命、自我完善,何以不亡?
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律?毛泽东同志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松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雄厚底气,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勇于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才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自我革命精神。中央推出《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切实体现了全面从严管党治吏的政治责任。我们要始终保持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勇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大江奔流,不舍昼夜。穿越关山,永远向前。历史总是沿着它自己的逻辑在向前进,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继续辉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唯有铭记历史,正视当前,常怀忧患意识,勇于自我革命,永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不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刘令
编辑:吴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