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娄底疾控提醒: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利大于弊

来源:娄底市疾控 编辑:吴一夫 2022-12-17 11:36:09
—分享—

为什么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后更容易出现重症和死亡的情况?

老年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后,导致重症和死亡的比例在所有人群的各个年龄段当中最高,主要原因有三点:

①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在减弱。

②对于老年人来说,一般感染病毒或者细菌后,自身免疫发生率增加,更容易出现炎症反应。

③绝大多数老年人都有基础性疾病,如果感染了病毒,也会导致原有疾病的症状更严重或者更容易出现合并症。

老年人深居简出,有接种新冠疫苗必要吗?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隐匿性强,容易引起社区传播,老年人虽然很少出门,但与其接触的家人有感染病毒的机会,而在家里往往更容易放松警惕,因此老年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比以往大大增加。老年人可能其本身存在疾病,身体抵抗力更弱,更需要重点防护。从各国监测新冠肺炎发病、重症、死亡的情况分析,60岁以上人群是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所以没有接种禁忌的老年人,应该尽早接种新冠疫苗。

下图直观地展示了我国香港地区从今年以来(截至 11  28 日)的第五波新冠疫情死亡数据。在总共 1.05 万名死于新冠的人中,70 岁以上、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占了近 60%


图片


奥密克戎毒力减弱,接种还有没有意义?

老年人大多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感染新冠病毒后,其发展为重症或死亡的风险会增加数倍甚至几十倍。另外,新冠病毒感染也会导致原有慢性疾病的症状或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新冠疫苗能起多大保护作用?

从国内和国外的多起疫情相关资料研究分析发现,全程接种或完成加强接种新冠疫苗,对预防重症、危重症和死亡能达到较好的效力,特别是完成加强接种疫苗后,预防重症、危重症和死亡的效力能达到90%以上。所以,鼓励没有接种禁忌的老年人尽快接种新冠疫苗,如果已经满足加强免疫接种条件,还要尽快接种加强针。


图片


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程序有何变化?

老年人新冠疫苗加强接种与基础全程接种的间隔时间,从原来的 6 个月调整到了 3 个月。


图片


老年人有必要接种加强针吗?

有必要。根据对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有效性、免疫持久性等研究结果,现阶段我国针对完成基础免疫后3个月的60岁以上人群,推荐接种1剂加强免疫。

老年人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60岁以上人群完成疫苗基础免疫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和保护效果较60岁以下人群低,而一旦感染后,发生重症、危重症的比例也较高。所以建议老年人不仅要尽快完成全程基础免疫接种,而且在完成基础免疫3个月后要进行加强免疫接种,以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禁忌

1.既往接种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

2.急性感染性疾病处于发热阶段暂缓接种;

3.痛风发作、重感冒、心梗、脑梗等疾病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

4.恶性肿瘤病人手术前后,正在进行化疗、放疗期间暂缓接种;

5.严重的慢性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如正在进行化疗的肿瘤病人、出现高血压危象、冠心病心梗发作、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处于进展期、癫痫发作期等暂缓接种;

6.因严重慢性疾病生命已进入终末阶段。

新冠疫苗安全吗?

全国建立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均能通过此系统报告,我国接种新冠疫苗累计已超过34亿剂次,从目前的数据看,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于其他疫苗,而不良反应80%以上为一般反应,主要为局部疼痛、红肿、硬结,以及一过性发热、乏力等症状。分析监测系统的数据,没有发现接种新冠疫苗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病情有影响。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接种后,其病情是否受影响?

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达2.45亿,糖尿病患者近1亿,在前期临床试验的过程中,这也是重点考虑的人群。国内新冠疫苗已经开展一些临床研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安全性与健康人群无显著性差异,主要不良反应为疲劳和注射部位疼痛,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微的不良反应,呈一过性。

接种前后应注意什么?

一是要充分相信疫苗的安全性,避免心理紧张引发的心因性反应而诱发潜在的疾病;

二是要如实告诉接种的医务人员,此前有过什么疾病、是否做过体检、体检了哪些项目、体检发现了什么问题、最近有什么不舒服等等,给医务人员提供全面的信息;

三是接种后务必在现场留观30分钟,万一出现急性不良反应可以及时处理;

四是接种完之后三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喝酒等,保持平稳的生活状态,防止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

五是接种后身体出现明显不适要及时就医,如果怀疑与疫苗接种有关,可以通过正常渠道报告,我国已经建立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体系。


来源:娄底市疾控

编辑:吴一夫

阅读下一篇

返回涟源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