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市交通运输局

作者:涟源新闻网 编辑:石成 2012-07-08 21:59:07
—分享—

  涟源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是涟源市人民政府统一管理全市交通事业、企业单位,联系和协调地方铁路运输的工作部门,为全市交通部门的行政主管机构。2011年按涟源市政府机构改革调整,设立涟源市交通运输局,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全局共有干部职工32人,设局长1人,副局长3名,党组成员5人,下设办公室、交通战备办、政策法规股、计划规划股、安全监督股、基本建设股、运输管理股、财务审计股、人事教育股、监察室与纪检组。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共有干部1263人,辖道路运输管理局、农村公路管理局、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局、城市客运管理局、交通学校、交通运输总公司等6家二级机构和市公路管理局、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所、地方海事处3家归口管理单位。

  主要负责: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交通运输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各种交通运输规划计划,并细化分解和组织落实;拟订全市交通行业的发展规划、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并监督实施;全市公路、港口、运输站场等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质量管理,组织公路、水路基础设施的维护;公路路政、道路和水路运政管理工作及城市公共交通、道路和水路运输行业管理;全市交通行业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及交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联系地方铁路运输,负责城市交通、道路、水路、铁路等运输方式的衔接协调和物资疏运;道路、水路交通运输业务管理和协调,监督和维护平等竞争秩序,引导交通运输行业优化结构;依法依权限负责组织与监督本级交通运输行政执法工作;制定全市交通战备建设规划和战时交通保障计划,配合驻军部队做好军事行动的交通保障工作。

  涟源市交通运输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的理念,与经济建设同向同步,共荣共进,全好做好涟源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和“助推器”。特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要想富、先修路”的认识深入人心,涟源交通步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开始实现从“有路可走”走向“走得顺畅”的跨越。

  2000年,涟源率先在娄底实现村村通目标;2002年9月,娄涟高等级公路竣工通车,填补了市内高等级公路的空白,为涟源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003年,我市积极响应交通总提出的“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村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建设目标,在全市掀起了大搞农村公路建设的热潮;2005年,市委市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为民办“八件实事”的第一件实事,确定“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5628”奋斗目标:即用5年时间,投资6个亿,完成2000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使8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农村公路进入跨越式的发展阶段,连续两年被评为“涟源市经济社会发展十大亮点项目”,被省政府推荐上报为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先进示范县市,《中国交通报》、《湖南日报》、《娄底日报》相继报导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经验。2005年,全市上下众志成城,成功争取二广高速从涟源境内通过,紧随着娄新高速、长邵娄高速建设项目的确立,三条高速将在境内形成了“一纵二横”交通格局,实现涟源人民的“高速梦”。2010年,途径我市的沪昆、安张衡高速铁路立项并开始前期工作,使涟源的交通条件发生质的跃变。到2011年底,全市通车总里程4597.76公里,公里密度每万人拥有公路43.87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254.7公里,并形成了以三条高速公路和两条高速铁路对外大联通为骨干,以11条干线公路贯通相邻各县市为主动脉,以农村公路连接各镇村为路网的“交通枢纽城市”,将全面进入长株潭1小时经济圈,主动融入和接受广东沿海及长株潭等城市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

  目前,涟源公路建设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涟源境内总里程150公里,总投资114亿元的娄新、安邵、长韶娄三条高速,已累计完成投资39亿元,娄新高速预计2012年年底竣工通车,安邵高速、长韶娄涟源计划2013年竣工通车,国道207、县道024改造工程已完成,省道210及环城工程正在建设中,列入“十二五”规划的斗笠山至罗子坳、丰荷线、珠古线、华雷线、安大线、杨白线、城区至沪昆高铁等干线公路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已全面展开。这些项目建成后,涟源将彻底打破“外无出路,内无好路”的交通瓶颈,形成内外通畅、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网络。

作者:涟源新闻网

编辑:石成

阅读下一篇

返回涟源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