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市委组织部

作者:涟源新闻网 编辑:石成 2012-07-26 18:04:28
—分享—

  一、单位概况

  市委组织部是市委主管组织工作和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内设办公室、基层办、远教中心、干部组、干部监督组等14个组室,市直机关工委、市人才工作办公室与市委组织部合署办公,联系和协调党校、人事局、编办、老干部局、总工会、团市委、妇联、科协。现有正式干部职工24人,平均年龄36岁。目前共有班子成员6人,部长1名、副部长5名(1名由人社局党组书记兼,1名由老干局党组书记兼)、纪检组长1名。

  二、近几年的特色工作

  近年来,在上级组织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组织工作紧紧围绕 “矢志跨越、科学发展”的战略目标,把握规律、突出重点,改革创新、狠抓落实,为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一)围绕创先争优这一主线,主题活动促进发展,惠及群众

  2010年以来,我市围绕创先争优这一主线,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 的浓厚争创氛围。一是载体设计有创新。结合“惠民服务先锋行”和“四化两型先锋行”活动,全市5347名乡镇在岗党员和22529名农村党员深入开展了镇村干部便民服务全程代理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走访慰问活动。二是活动推进有效果。我们引导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创先争优,深入开展了“一个支部办一件实事,一个党员帮扶一个困难群众”的活动,共结对帮扶7000多对,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1100多个。三是典型培树有影响。开展了“我身边优秀共产党员”评选活动,通过群众推荐,评选出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其中易心禹同志先进事迹在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

  (二)抓住人事制度改革这一关键,干部工作端正导向,服务大局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原则和程序作为干部工作的生命线,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选人用人,共分19批研究干部1527人次,提拔干部507人,其中35岁以下年轻干部230人,占总数的45.3%。一是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先后出台了《市委常委会讨论决定干部任用实行票决制的暂行办法》、《市委全委会讨论决定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和乡镇办事处党政正职实行票决制的暂行办法》、《涟源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记实暂行办法》、《关于规范市管干部选任工作的实施办法》,从制度层面对干部选拔任用诸环节作出了细致明确规定。二是加大干部公开选拔力度。2008年,公开选拔了20名政协联工委副主任、3名经济开发区内设机构负责人和4名市委党校理论教员。2009年通过考试公开选派了首批20名优秀年轻干部开展为期2年的双向挂职锻炼,得到《湘组研究》推介。2010年面向全市公开选拔了1名团市委副书记。2011年面向全市选拔了20名党外科级后备干部。三是完善干部评估考核机制。在2009年出台《涟源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方法》的基础上,去年出台了《涟源市市管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绩效考核评估办法(试行)》,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进行了完善,切实加大评估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四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为进一步拓宽干部视野,我市实施名校培训工程。2010年8月,组织市直单位及乡镇党政正职共49人赴中国人民大学参加培训。2011年4月,选派了62名党政正职到中南大学进行集中学习,7月又组织56名科干班学员赴温州开展为期7天的学习考察。

  (三)突出换届工作这一重点,基层党建夯实基础,注重实效

  我们把换届工作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精心组织、科学指导、阳光操作,确保了换届风清气正。一是统筹谋划,乡村党组织换届顺利推进。换届前,我市成立了5个调研组,广泛征求基层党员干部群众意见。为严肃换届纪律,20个乡镇党委书记公开向市委递交了确保换届风清气正责任书。利用党建信息平台将换纪律以短信形式发送至全市1500多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手机上,并向全市领导干部、党员和党代表发放“严肃换届纪律卡片” 30000余张。二是稳定重心,基层基础更加牢固。按照“一定三有”原则,足额及时落实了村级运转经费,在职村干部工资待遇和离任村主干生活困难补助落实到位。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216个、远程教育站点418个。三年来共派出建设扶贫工作队152支、扶贫干部352名,选聘了80名高校毕业生担任大学生村官,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三是完善机制,党建工作树立品牌。2010年,制定出台了《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20个乡镇党委书记就基层党建工作向市委进行专题述职,党建工作责任得到全面落实。

  (四)紧扣创建“四型”组织部门这一目标,自身建设率先垂范,树立形象

  近年来,我们以创建“学习型、务实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为载体,深入推进“讲重作”活动,树立了组工干部党性最强、作风最正的公廉形象。2008、2009我们连续两年被评为娄底市组织系统目标管理先进单位。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在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民调中,我市作为娄底市的样本点单位获得了高分,得到了省、市组织部门和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一是重学习强素质。建立周五集中学习制度,开办“组工讲坛”,由组工干部轮流授课,做到个个上讲台,人人当老师。三年来在《湖南日报》、《湘组研究》上发表调研文章29篇。二是重实干求实效。出台《部机关重点工作任务目标责任分解计划》,把每一项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到人,考核到月,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010年《湘组研究》第12期以《以项目管理推动组织工作科学化》为题推介了我们的作法。三是重实践力创新。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用调查研究的成果来提高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四是重党性炼修养。每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让广大组工干部接受精神洗礼,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在全市形成了“秉承传统,创先争优”的良好风尚,赢得了外界的一致好评。

作者:涟源新闻网

编辑:石成

阅读下一篇

返回涟源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