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涟源西北端的古塘乡枫木林村和牛埠村的部分地区,出产一种名茶,叫枫木贡茶。
初夏时节,我们慕名来到了素有“青藏高原”之称的古塘乡枫木村采访。一进门,枫木贡茶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南红就热情地为我们沏上了他们公司生产的枫木贡茶。手捧金黄剔透、清香四溢的贡茶,细细品尝着那醇香的茶水,嚼着那甜甜的茶叶,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古塘乡地处古梅山腹地,雪峰山余脉桃溪界南麓,平均海拔600余米,位于古塘乡北端的枫木林村,三面山脉成合围之势,正南、东北、西北各有一道出口。站在山上举目远眺,峰峦叠嶂,溢彩流霞,枫林贡茶就生长在此间坐北朝南的眠牛山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形和土壤,成就了枫木贡茶特殊的品质和风味。据传,进贡的也只有“牛肚”上那十几亩的茶树,每年产量不过百多斤,很是珍贵。
古塘原属安化县。据1992年版《安化县志》记载:安化县素称“茶乡”,产茶历史悠久。……宋置县时,茶叶产量已甲于诸州县。元、明时期,县内不少人以茶为业,种植技术不断改进,所产“云雾茶”、“芙蓉茶”驰名中外,成为朝廷贡品。昔有桃溪界云台山高僧,年年谷雨前夕,从山上下来,前往眠牛山一带而去。乡人甚疑,便暗随其后,原为笃钟此山之茶,每年窃采而归桃溪界云台山寺独品。乡人试采少许,及烹,顿觉芳香扑鼻,味甘绵长。据传,清代中期,两江总督陶澎回安化省亲,闻枫木林产名茶,令仆取来,以紫砂壶燃桑枝烹煮,观之,呈毛尖之色;闻之,飘龙井之香;饮之,回味幽长。遂携数斤返朝供皇家,定位贡茶,从此,乡人无缘品到此茶。
枫木贡茶的采摘,在清明节前后3天最佳,标准控制在一芽一叶。此时采摘的茶,白毫显露,条索细圆紧直,呈深绿色。
枫木贡茶生产场地位于群山环抱的眠牛山上,没有环境污染,是高品质茶理想的生产环境。
枫木贡茶的加工继承传统手工艺特点,又吸取现代科学技术,品质得到进一步保障。其加工程序很有讲究。首先,把鲜茶摊放数小时,让茶叶失去部分水份,特别是带雨水和露水的鲜茶。高温杀青后,凉胚到常温。之后,用揉茶机揉捻。解块后,上烘干机,烘干至六七成后再凉胚至常温。再用烘干机烘干至九成。最后用提香机进行提香。在这个加工过程中,既有手工,也用机器。在烘干程序中,改用木炭或煤、电,更为环保和科学。烘干时,人用手不停的进行捧、抛、抖,使茶叶均匀干燥。干燥的程度完全要凭经验。最后一道工序是提香和定型,虽是用机器,但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也须不断实验才能控制好,要有经验的人才能完成。为了保证品质,在制作过程中,凉茶的容器须用竹簸箕。车间里严禁带香烟、槟榔入内,女职工不准使用香水。枫木贡茶泡茶时水温以八十五摄氏度为宜,汤色通透清绿,嫩香扶面,味甘爽口。谷雨前后采摘的,一芽两至四叶,呈墨绿色,汤色通透黄亮,栗香浓郁,味甘绵长。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吴六权
编辑: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