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涟源市“编织”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 100%的村(社区)建立了老年协会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肖星群 吴选群 肖余芳 编辑:吴一夫 2020-12-02 16:14:28
—分享—

红网涟源市分站讯(记者 肖星群 通讯员 吴选群 肖余芳)11月28日,涟源市新建的第一中心敬老院里,71名失能半失能老人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幸福地吃着营养早餐。来自桥头河镇的71岁全失能老人李大爷说:“这个新家好舒服,能在这么好的环境里养老,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过。”

涟源市着力强化政策保障强化发展支撑,将养老体系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重要内容,纳入市委、政府年度绩效考核。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全面完善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了加速转型发展文化旅游及健康养老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以及完善和出台家庭赡养、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等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政策措施,让养老服务工作在政策上得到充分支持。

涟源市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21万余人,其中百岁老人60多人。为全面提升全市老年人特别是生活困难老人的幸福感,涟源市实行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高龄补贴、老年意外伤害保险、基本养老服务补贴、民办养老机构建设补贴和运营补贴资金足额保障。从2016年1月开始,对百岁老人每月发放长寿保健金400元。对全市所有9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80至89岁的低保老人,分别发放100元和50元高龄补贴。

针对农村老年人口多,养老基础设施薄弱、养老服务人才缺乏等问题,涟源市以“五化”民政建设为契机,科学探索,有效实践,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会员带动、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的农村养老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村居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疗、文化、康养、互助养老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涟源还在全市范围内成立村(社区)老年人协会,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七星街镇七星村、斗笠山香花台社区,石马山双力村,六亩塘镇笃庆堂社区于2015年前率先成立老年人协会,并组织开展广场舞、乐器队等娱乐活动,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100%的村(社区)建立了老年协会,做到了农村养老服务全覆盖。加快村级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全市504个村(社区)中316个创建了养老服务示范点,覆盖率为62.6%,村级卫生室、爱心书屋、健身活动阵地等场地改、扩建的养老活动中心,厨房、餐厅、康复室、棋牌室、阅览室等设备齐全,集日间照料、文体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保障了老年人家门口互助、抱团养老阵地需求。加快居家养老服务建设。

每年“学雷锋活动月”“敬老月”和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重要节日,全市各级各部门以及一些志愿者团体到敬老院和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家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老人解决生活实际困难。

涟源市爱心志愿者协会连续5年组织开展关爱孤寡老人的“凉风行动”,每年圆老人们一个微心愿,成为当地一个响亮的志愿服务品牌。志愿者按每位老人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为每位老人送去电风扇、床上用品、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和慰问金。同时,成立水电维修、义诊、生活护理、心理辅导、卫生打扫等10支小分队,为孤寡老人免费维修水电、免费体检,开展一次“搬家式”大扫除,并为老人提供捶背、揉肩、洗脚、梳头、剪指甲等生活护理和心理辅导,及时解决孤寡老人的实际困难。

2016年以来,涟源市已整合各类资金近4亿元,新建综合性养老服务大楼4栋,其中市第一中心敬老院于今年9月25日正式投入运营,全市养老床位数达到7974张,实现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8张。19家乡镇敬老院1121张床位全力收住特困供养对象,79名工作人员和护理员全部通过培训上岗。

涟源市民政局局长肖赞东介绍,涟源市将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继续支持养老服务示范点创建,确保到2022年,村级养老服务示范点在全市所有村(社区)100%覆盖,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加快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完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结合智慧涟源项目,建设安联网,将网络监控覆盖全市所有养老服务设施,真正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在医疗、照护、送餐、保健按摩、应急救援等方面让老年人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来源:涟源新闻网

作者:肖星群 吴选群 肖余芳

编辑:吴一夫

本文链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20/12/01/866502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涟源市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