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历史可以让思想到灵魂都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最先进的思想、最伟大的理想和最崇高的事业洗礼。
4月2日赴韶山参加史学教育活动,让我感慨万分,特别是白晓波教授的精品党课以《睹主席遗物 学伟人风范 做合格党员》为题,分别从“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廉洁无私的奉献精神”、“慈严并重的亲情关系”四个方面,介绍了毛泽东从一个农民的儿子成长为一代伟人的光辉一生。以伟人生前用过的遗物作为鲜活教材,讲述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催人泪下,让人奋进。如一件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一张普普通通的生活账足以折射他勤俭反奢、勤政为民、艰苦朴素、反对铺张浪费、高尚追求、亲情似海的人格风范。
白晓波教授巧妙的采用设问手法点题,以“合格党员的标准是什么?”为切入点,从古田会议的五个“新分子入党的条件”、延安时期的“六个条件”、改革开放之初的“五种精神”、现在的“四讲四有”,阐述不同时期党员的合格标准。是什么原因促使主席一生都坚持艰苦朴素过日子呢?这与他早年的家庭教育和战争年代艰苦生活的影响有关,更与主席为国为民救国救民的理想和信念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主席一生热爱读书、诗词书法样样精通、爱好乒乓球游泳等体育活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在探求真理的崎岖小路前行。他曾说:“饭可一日不吃,觉可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他的毛体书法自成一格、豪放不羁。
主席一生以身作则,对待子女从不搞特殊化,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财产,只教子女做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说,“我是国家的主席不是毛家的主席”,他爱劳动人民,就是希望他们进步,落后就应该受批评,可见其爱之愈深,教之愈严。
这堂精彩的党性教育课,以毛主席遗物的深刻内涵为根基,为大家树立了一个优秀党员坚守信念、大公无私、克己慎行、艰苦奋斗的生动典范。同时,内容紧密联系当下政治生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案例丰富,重点突出,成效显著。此次韶山之行,让我深受教育,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生在和平年代,在党的红旗下成长,更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该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党员的义务,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作为医疗保障局的一名普通干部就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确保医保基金安全运行。
来源:涟源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邓燕
编辑:石成
本文为涟源市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lianyuan.rednet.cn/content/2022/01/19/10787493.html